创新引领 美丽守护

2022-09-29      1393

       让人民生活幸福是“国之大者”。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意义重大,系统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需要制度创新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,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,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、实践创新、制度创新,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。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举措,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开启了一场河湖保护治理领域根本性、开创性的伟大实践,成为一项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创新。

  从“每条河流要有‘河长’了”,到如今全国河湖管理升级为全面强化、标本兼治、打造幸福河湖的3.0版本,十年间,我国河湖管理实现了理念之变、体制之变、机制之变。

  河湖管护责任体系全面建立。百万名河湖长履职尽责,组织领导河湖管理和保护工作,实现了每条河流、每个湖泊有人管、有人护。

  河湖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创新。18个河湖长制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密切配合,各地形成党政主导、水利牵头、部门联动、社会共治的河湖管理保护新局面。

  河湖治理专项行动重拳出击。各地对症下药整治河湖乱象,依法管控水空间,加快修复水生态,全力建设造福人民群众的幸福河湖。

  十年来,河湖长制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,河湖面貌实现历史性改变,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,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。实践充分证明,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保护治理管理责任体系,完全符合我国国情水情,是破解河湖管理难题、维护河湖健康生命、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、建设人水和谐共生美丽中国的“关键之钥”。

  人民至上 党政主导

  ——每条河流都有河长了

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,水清、岸绿、河畅、景美,满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“美丽中国”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远景目标。保护好河湖环境,是建设美丽中国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
 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、亲自部署、亲自推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。2016年10月、2017年3月、2017年11月,习近平总书记3次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,审议推行河湖长制相关文件和落实情况的督查报告;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发出“每条河流要有‘河长’了”的伟大号令;2020年,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“十四五”规划建议,对强化河湖长制作出部署;2021年,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建立健全河湖长制写入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》。

 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,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、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。

  2016年11月,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》;2017年12月,中办、国办印发《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》。2018年6月全面建立河长制,2018年年底全面建立湖长制。河长湖长对河湖负责、为河湖代言,河湖长制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。

  “这项极具创新意义的制度是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,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河湖水灾害、水生态、水环境、水资源问题。”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发展成就发布会上说。

  因问题而生、由基层首创,河湖长制自诞生之初就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。水利部第一时间成立推进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,由部长担任组长,加强对推进河长制工作的组织领导、指导督促,协调解决推行河长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。

  地方党委政府高位推进、狠抓落实,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,由各级党政负责人牵头抓总,调动多方力量,协调解决各类新老水问题。一方面,通过开展专项行动、集中治理,解决河湖乱占滥用、水体污染、围湖养鱼等突出问题;另一方面,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、产业结构调整,从根子上解决水资源短缺、用水效率不高、水污染及水生态损害等问题。同时,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增强水源涵养能力,减轻洪涝灾害,实现化害为利。

  河湖长上岗,河湖管理有了“领头雁”。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总河长,共同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,省、市、县、乡四级设立了河湖长30多万名,年均巡查河湖674万人次。包括巡河员、护河员在内的全国90多万名村级河湖长,成为守护好河湖的“最前哨”。一级抓一级、层层抓落实,无论是岸边醒目的河长制工作牌,还是身边水清岸绿的家乡河,都让群众普遍而真切地感受到身边的每一条河流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管、有人护。

  2021年,水利部印发《河长湖长履职规范(试行)》,进一步明确各级河湖长的主要职责、主要任务、履职方式,要求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述职制度、严格落实河湖长考核制度、强化考核结果应用等。

  考核激励不断强化,250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集体、350名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工作者、348名全国优秀河(湖)长受到表彰。对河湖长制工作真抓实干、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,20个省份因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显著受到激励。各地加强河湖长制考核,严肃追责问责,有力压实了河湖长责任,推动了河湖管理工作。

  这项河湖保护治理领域根本性、开创性的重大举措,在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。

  统筹协调 系统治理

  ——构建河湖管理保护新格局

  河湖治理涉及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干支流、不同行业和地区,如何解好这道难题?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”,强调“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以水而定、量水而行,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上下游、干支流、左右岸统筹谋划,共同抓好大保护,协同推进大治理”。

  十年来,水利部持续强化流域管理,加强部门协作,在落实河湖管理保护属地责任的基础上,更加尊重河湖流域性的自然规律,注重河流的整体性和流域的系统性。

  2017年3月,国务院建立了水利部牵头的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,十部委共商河湖治理之策,翻开部门联合治水的新篇章。2021年3月,制度调整完善,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召集人,成员单位增加至18个,全国河湖长制工作的统筹和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。

  水利部、公安部、交通运输部建立长江河道采砂管理三部合作机制;水利部、生态环境部建立跨省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;水利部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;各地逐步建立健全“河湖长+”机制,变“九龙管水”为“联合治水”。

  长江、黄河、淮河、海河、珠江、松花江辽河、太湖七大流域全面建立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,七大流域管理机构与各省级河长办建立协作机制,省、市、县全部设立河长制办公室,建立完善部门协调联动等机制。以流域为基础单元,形成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干支流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,变“分段治”为“全域治”。

  水利部指导各省区市建立健全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,充分利用“全国水利一张图”,将河湖管理范围划界成果上图入库。各地充分运用卫星遥感、无人机、视频监控、大数据、电子围栏等技术,实现了“空天地一体化”监管。

  随着河湖长制日益深入人心,社会各界参与河湖保护的热情空前高涨。浙江公众“绿水币”注册人数突破280万人;山西、山东、甘肃等地开展涉河湖违法问题有奖举报,长效保洁、监督举报等机制逐步健全;各地涌现出一大批“企业河长”“乡贤河长”“巾帼河长”“河小青”“河小禹”……各地的民间河长和河湖保护志愿者达700多万人,变“政府治水”为“全民治水”。

  河湖治理“一盘棋”,集中力量办大事。河湖管理保护形成了流域统筹、区域协同、部门联动、社会共治的新格局,广泛汇聚起了各方面的治水智慧和力量,江河湖泊实现了“有人管”“依法管”“统一管”“管得好”。

   问题导向 标本兼治

  ——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

  良好生态环境,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江河湖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,人民群众对江河湖泊保护治理有着热切期盼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就是系统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有力抓手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水利部以河湖问题为导向,组织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河湖专项整治行动,持续加强河湖管理保护,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。

  一组数据振奋人心:截至2022年7月,全国共清理整治河湖“四乱”(乱占、乱采、乱堆、乱建)问题20.16万个,拆除侵占河湖的违建5500多万平方米,清除河道内垃圾5100多万吨,打击非法采砂船只1.2万多艘,各地积极清理整治1万多个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……多年来,在党中央、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,各地区各部门共同努力,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河湖保护治理难题。

 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,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,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。2018年以来,水利部会同有关部门,组织沿江九省市,集中清理整治长江干流违法违规岸线利用项目。

  截至2021年年底,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任务全面完成,清理整治2441个长江干流违法违规岸线利用项目,腾退长江岸线162公里,完成复绿1200多万平方米。

  2019年9月18日,在黄河之畔,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“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”的伟大号召。经过大力整治,黄河岸线呈现出一派崭新面貌。

  水利部组织排查黄河干流和16条主要支流1.1万公里河道、2.8万公里岸线,清理整治了1641个违法违规岸线利用项目。其中,作为水利部党组直接组织和推动办好的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项目,山东省550个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全部完成。

  干净平整的道路,红瓦白墙的建筑,精心打造的葡萄采摘园、黄河之星生态园……紧靠黄河的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小街村,近年来清理整治了6000平方米违章建筑群,成为市民、游客青睐的休闲度假好去处,实现了从“脱贫困难村”到“现代农业村”的华丽转身。

  标本兼治是河湖长制3.0版本的重要特征。以河流为单元,纵深推进河湖“清四乱”常态化规范化,特别是组织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,向中小河流、乡村河湖延伸,延伸到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治标;完善体制机制法治管理,河湖长制写入长江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,各地专门出台河湖长制条例,河湖长制工作实现了从有章可循到有法可依,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,强化流域规划约束,开展河湖健康评价,滚动实施“一河(湖)一策”方案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复苏河湖生态环境,实现治本。标本兼治,让全国大量像小街村这样的村庄完成了美丽蜕变。

  山积而高,泽积而长。河湖管理,久久为功。当下,河湖长制正加快从“有名有责”走向“有能有效”,河湖治理向“全域治”“全民治”迈进,绿水青山正转化成金山银山。让每条河流、每个湖泊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的美好愿景,一步步变为现实!

本文文字转载于中国水利报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。联系电话:0551-65507776


咨询热线

专业客服为您解疑答惑